改善民生是又好又快 发展的首要目标

来源: 作者: 时间:2008-11-26 Tag: 点击:

翻开中共中央十七大报告,民生话题几乎贯穿始终。无论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方针,还是普通百姓关注的教育、医疗、社保,随处可以找到涉及民生的论述。字里行间充溢着拳拳公仆心、深深爱民情。报告提出:“民生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七次党代会的报告,是一个时期党的工作的指引。十七大报告把民生问题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体现的正是中国共产党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执政58年的历史表明:执政的基础,主要是来源于中国人民对我国现存政治秩序、政权的信任、支持和认同。而广大人民信任、支持和认同的依据,主要是看党执政的绩效如何,看其能否给人民群众带来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利益,也就是民生改善得如何。党要在任何情况下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赖,就必须时刻把握群众的冷暖安危,和人民群众心连心。这也是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报告彰显了关注民生这一主题。提出要注重全民共享,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所共享,并将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建设,第一次作为单独章节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报告还提出,要逐步提高扶贫标准,这为我们自治区108万贫困的人口带来了福音。政策的调整能够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会继续促进我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区改革发展稳定的重中之重。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保证民生持续改善的前提条件。改善民生是我区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我区作为边疆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是第一要务。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在发展中解决一系列的民生问题,只有加快发展,才能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也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等宏伟目标。我区的跨越式发展不仅仅是GDP的跨越,更应该是人民生活水平的跨越。按照和谐内蒙古的建设要求,还要特别注重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就业体制、社会保障体制、收入分配体制、教育体制、医疗卫生体制等等,更好地协调社会矛盾,保证人民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改革真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改善民生还要特别重视社会稳定。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和发展都无法顺利进行,改善民生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在自治区九次党代会上也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促进全区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只有真正把改善民生当作大事来抓,才能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学习中深深感到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我区通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内蒙古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新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以较快速度提高,就业紧张的形势有所缓解,逐步推进建立覆盖城乡基本社会保障体系的工作,社会治安秩序有所好转等。我区经济稳中发展,为改善民生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我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医疗、教育、社会治安等方面,产生了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由此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所提出的新要求、新问题,从而进一步增强解决民生问题的责任感、紧迫感,把改善民生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

着力重视和改善民生,实现我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必须努力做好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体育事业和扶贫开发工作等四个方面的工作,要逐步形成城乡统一、机会平等的就业格局,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医疗保障制度等,初步构建一个普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步增强,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区民生跃上一个新台阶。只有民生的跨越式改善,内蒙古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式发展。

(本文作者为九三学社内蒙古区委副主委徐建新)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